当前位置:通知公告>正文

中央民族大学2014年度网络课程建设项目申报
发布者:超星老师    发布日期:2014-04-09    查看:218  次


主要工作要求如下:

中央民族大学网络课程申报指南

一、建设目标

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的相关意见,为推进学校高水平网络教育课程建设,促进数字化教育资源整合与共享,深化课程内涵建设,推进教学理念的更新与考试方法改革,推动网络教育改革、发展和创新,学校决定本年度开展网络课程项目建设工作。

二、建设内容

(一)建设周期

网络课程立项项目建设周期为4年,每年进行阶段性考察。

(二)建设内容

1. 第一阶段: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依托新版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实现能够反映课程教学思想、教学内容的基础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包括课程介绍、课程纲要、课件、作业、参考资料目录等基础教学资源及相应扩展资源,如电子资料、教学视频、实训(学习)系统等相关资源。充分利用教学平台,开展师生线上互动交流、答疑、小组活动等教育教学活动。

2.第二阶段:实现“翻转课堂”模式。在基础教学资源数字化及师生线上互动教学的基础上,探索实现网上教学、线下讨论的课程模式,即依托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建设教学视频资源,试行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课程内容,教师给予线下讨论答疑、练习及实践训练等,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提高学习有效性,强化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3.第三阶段:实现完全的网络在线学习模式。经过一个周期的建设,最终实现完全的网络在线学习形式(MOOCs),即授课、作业、讨论活动、考试等完整的教学过程都通过网络进行,并保证网络师生互动的有效性和网络教学资源的持续更新。

三、申报要求

1.申报条件:

(1)必修课程

(2)已连续开设三年(含)以上

(3)将在2014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继续作为必修课程开设

(4)优先考虑通过校级优秀课程建设的课程

2.课程负责人和课程团队:

(1)课程负责人应是本课程及教学资源建设的主要设计者和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者,能够组织课程资源的及时更新和应用

(2)课程负责人近三年主讲该门课程不少于两轮

(3)课程负责人同时应满足以下条件中任意一项:

长期从事本科教学工作,学术造诣较高的教授;

曾获过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及以上、学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十佳教师等奖励的教学效果突出、长期从事本科教学工作并有一定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经验的副教授。

(4)课程教学团队原则上不少于3人,中青年教师培训培养规划科学,课程团队中的主要人员应具有比较丰富的网络教学和课程建设经验。

3.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能根据课程性质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潜能。能充分、灵活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和网络教学资源,在扩充课堂信息容量、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方面取得突出实效。能根据课程建设阶段、教学目的与内容及学生特点,更新教学理念,合理设计教学环节(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提高教学效果。

4.教学效果方面,近三年课程项目负责人及主讲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好,学生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得分为优秀且单位排名在前三分之一,院系、同行及专家对课程评价为优秀。

5.教学研究方面,课程教学团队教学思想活跃,教学改革有创意,教学研究活动推进教学改革取得实效。课程教学团队近三年内参与过校内教学建设项目或获校级及以上教学成果类奖项1项以上,公开发表2篇与课程建设项目相关的教学研究论文。

三、申报步骤

1、项目负责人申报。项目负责人登录新版中央民族大学网络教学综合平台(http://muc.xuexi365.net)“质量工程”页面,在“工作台”界面下的“在线申报”一栏,按提示步骤进行项目申报。网络课程项目请勾选“项目网站”,以项目网站形式申报,同时上传填写完整的网络课程申请书作为附件。

2、院系审核。教务处将统一授权各教学单位管理人员对本院系申报项目进行在线审核,填报推荐意见。

3、学校评审。教务处将组织学校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成立专家组,通过网络教学综合平台进行网络评审,报校领导批准后面向全校公布立项结果。


材料提交时间:
2014-04-09至2014-05-09
此次申报参与的项目类型分别为:
校级网络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