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工作要求如下:

各相关教学单位:

根据《中央民族大学一流专业与一流课程建设方案》(民大校发[2019]27号)、《中央民族大学全面振兴本科教育行动计划》(民大校发[2019]88号),学校将开展各类专业建设项目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总结工作。具体安排如下:

一、 涉及范围

专业建设项目包括国家级和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列入学校“一流本科专业”规划建设的专业、专业认证建设项目和新办专业项目。其中专业认证建设项目、新办专业项目已到结项期,其他各专业为年度检查。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包括17个实验班以及强基计划。

详见附件1。

二、 总结要求

所有相关教学单位对建设情况进行梳理总结。

建设期满的专业认证建设项目和新办专业项目需总结梳理建设周期内完成的各项任务,依托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平台填报的相关数据,针对专业建设进展情况进行总结。

各类一流专业建设项目,需依托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平台填报的相关数据、根据一流专业建设实施方案(3年规划),针对专业建设进展情况形成建设进展报告和2021年建设计划。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在建的人才培养实验班重点总结项目进展情况、取得的成效及标志性成果、未来工作设想等;强基计划重点围绕国家文件及相关要求,完善培养方案,制定2021年度工作计划。

学校将对各类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进行评估,并根据项目建设情况提出相关处理意见。

三、 时间安排

2021年1月18日至2月28日,各相关教学单位通过质量工程平台提交总结(如需修改系统填报人,请与教务处教研科联系)。

学校组织开展现场评审和交流汇报,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请各相关教学单位及负责人根据通知要求做好总结交流准备工作。



材料提交时间:
2021-01-18至2021-03-01
参与的项目分别为:
广告学(北京市级)
体育教育(北京市级)
金融学(北京市级)
强基计划
音乐学(北京市级)
社会学(国家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级)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北京市级)
教育学(国家级)
民族学(国家级)
哲学(北京市级)
公共事业管理(国家级)
宗教学(校级B类)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国家级)
生态学(北京市级)
汉语国际教育(北京市级)
经济学(国家级)
环境科学(北京市级)
服装与服饰设计(校级C类)
历史学(国家级)
财务管理(校级B类)
文物与博物馆学(北京市级)
新闻学(国家级)
舞蹈表演(国家级)
法学(国家级)
美术学(国家级)
宗教学“通和学园”创新实验班
经济学拔尖人才创新班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维吾尔语零起点班)
音乐表演(民族英才班)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民族实验班)
舞蹈表演(民族英才班)
新闻学(民族实验班)
俄语+中亚语实验班
理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
“孝通”本科创新人才实验班
历史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史)实验班
信息与计算科学(民族实验班)
光电科学与工程创新实验班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哈萨克语零起点班)
旅游管理(民族实验班)
法学(民族实验班)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语零起点班)